新一轮审核评估指标体系(2)
第二类审核评估指标体系有定性指标,又有定量指标。定性指标主要对影响高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非量化核心要素进行审核,包括 7 个一级指标、27 个二级指标和 78 个审核重点。定量指标主要对影响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数据进行审核,共 46 个,其中必选指标 30 个,可选指标16个,学校可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和实际情况自主选择至少8项可选指标。
2 培养过程
2.1 培养方案
2.1.1 培养目标符合学校定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体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情况。
培养方案是学校教学组织与管理的基本依据,是培养过程的“蓝图”。培方案主要包括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主要教学环节及其安排等。培养目标既是教学设计的起点,又是教学实施的终点。作为教学设计的起点,它应具备合理性;作为教学实施的终点,它应证明能够达成。培养目标的合理性主要取决于它是否符合学校办学定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体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1.2 培养方案符合国家专业类标准、体现产出导向理念情况。
专业培养方案应符合国家专业类标准要求,包括专业培养目标要求,政治思想道德、业务知识能力等人才培养基本要求,专业的学制、授予学位、参考总学时或学分要求等。培养方案要体现产出导向理念,首先要保持培养目标合理性,然后根据培养目标制定毕业要求,再根据毕业要求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据此建立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以及毕业要求与课程体系的对应关系。指标体系设置2个必选定量指标,学校须在公共艺术课程学分、劳动教育学时等方面达到国家对高校办学和人才培养的刚性要求。
【必选】学生毕业必须修满的公共艺术课程学分数≥2学分。该要求及内涵参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
【必选】劳动教育必修课或必修课程中劳动教育模块学时总数≥32学时。该要求及内涵参见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
B2.1.3:B2培养方案强化实践教学、突出实验实训内容的基础性和应用性、注重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情况。
专业培养方案要突出学校人才培养特色,对于学术型人才培养要强化学生的理论基础、将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要产教融合,强化实践教学,突出实验实训内容的基础性和应用性,着力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要建立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审批程序,以及监控和评审制度,确保培养方案得到全面落实;应将培养要求细化到每一个具体的教学环节中,保障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能达到教学要求。
(标识“B”为“类型必选项”,体现学校的类型特征和精准定位,选择第一种的高校须统一选择“B1”,选择第二种的高校须统一选择“B2”,选择第三种的高校原则上选择“B2”,我校选择B2应用型,下同)
2.2 专业建设
B2.2.1:B2专业设置、专业建设与国家需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产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契合情况。
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学校应根据办学定位制定专业建设规划,明确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以及政策措施和制度保障等,并能采取有效措施得以落实。对于学术型人才培养,专业设置与专业建设要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及社会对创新型人才需求相契合;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设置、专业建设要与国家需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产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相契合。指标体系设置1个必选定量指标,即:学校通过认证(评估)的专业占专业总数的比例。同时,指标体系还设置2个可选定量指标,包括近三年新增专业数、近三年停招专业数,学校可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和实际情况自主选择。
B1/B2【必选】通过认证(评估)的专业占专业总数的比例。
B1/B2【可选】近三年新增专业数。
B1/B2【可选】近三年停招专业数。
B2.2.2:B2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建立自主性、灵活性与规范性、稳定性相统一的专业设置管理体系情况。
学校要深化本科专业供给侧改革,以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求为导向,构建自主性、灵活性与规范性、稳定性相统一的专业设置管理体系。对于学术型人才培养要重点围绕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要重点围绕产业链和创新链,灵活、规范地优化和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完善人才需求预测预警机制,形成招生计划、人才培养和就业联动机制,建立健全本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培育特色优势专业集群,提升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专业建设特别是新专业建设要突出人才培养特色、体现学科优势,保证教学资源充足,教学质量有保障,发展态势好。
2.2.3 学校通过主辅修、微专业和双学士学位培养等举措促进复合型人才培养情况。
学校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跨学科专业人才的需求,充分发挥自身办学特色优势,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手段,开设微专业、辅修专业和第二学士学位专业,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学习本专业课程的同时,根据兴趣修读微专业、辅修专业课程和领二学士学位,促进复合型人才培养,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学校要制定微专业、辅修专业和第二学士学位课程体系、学分标准,建立健全与主辅修、微专业和双学士学位制度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与资源配置、管理制度联动机制。
2.3实践教学
2.3.1 强化实践育人、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推动实践教学改革情况。
创新人才培养知识是基础、思考是关键、实践是根本。高校要牢固树立实践育人理念,强调“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强调“学中做”“做中学”“做中思”;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建立与理论教学密切结合的实践教育体系;大力推进实践教学内容及方式方法改革,增强实践育人效果。指标体系设置2个必选定量指标,包括实践教学学分比例、国家级、省级实践教学基地数等。
【必选】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学时)比例(人文社科类专业≥15%,理工农医类专业≥25%)。该要求及内涵参见《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
【必选】国家级、省级实践教学基地(包括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中心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工程实践基地、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等)数。
B2.3.2:B2学校与企业、行业单位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情况。
学校要积极推动与科研院所、企业共建科研实践、实习实训基地(对于学术型人才培养)或与企业、行业单位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切实加强过程管理,健全合作共赢、开放共享的实践育人机制。指标体系设置1个可选定量指标:与行业企业共建的实验教学中心数,学校可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和实际情况自主选择。
B1/B2【可选】与行业企业共建的实验教学中心数。
B2.3.3:B2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来自行业企业一线需要、实行校企“双导师”制情况完成质量。
学校加强对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开题、答辩等环节的全过程管理,对形式、内容、难度进行严格监控。对于学术型人才培养,毕业论文(设计)选题要来自教师专业实践和科研课题;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来自行业企业一线需要,鼓励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实行校企“双导师”制。指标体系设置1个必选定量指标,学校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比例须达到国家对高校办学和人才培养的刚性要求。
B1/B2【必选】以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实践性工作为基础的毕业论文(设计)比例≥ 50%
2.4 课堂教学
2.4.1 实施“以学为中心、以教为主导”的课堂教学,开展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教学评价情况。
课堂教学是学校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学校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积极推动课程教学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促进教与学、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科学设计课程考核内容与方式,推进教学内容及考试评价方法改革。
2.4.2 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融合、加强信息化教学环境与资源建设情况。
学校要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的融合,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技术在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探索实施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教育,推动形成“互联网+高等教育”新形态。改革传统的教与学形态,因课制宜实施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推广小班化、探究式、混合式教学,推广翻转课堂,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大力推进数字化教材建设,加强网络资源、学科与科研资源等辅助教学资源建设;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过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习革命,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主动学习,激发求知欲望,提高学习效率,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2.4.3 建立健全教材管理机构和工作制度情况,依照教材审核选用标准和程序选用教材情况;推进马工程重点教材统一使用情况;对教材选用工作出现负面问题的处理情况。
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材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教材〔2019〕3号),党委对教材工作负总责,成立教材工作领导机构,明确专门工作部门,牢牢把握党对教材建设的领导权。健全校内教材管理制度,负责教材规划、编写、审核、选用等。推进马工程重点教材统一使用。加强教材全过程管理,完善教材质量监控和评价机制,严格把关,及时发现和处理教材选用工作出现的负面问题。指标体系设置1个必选定量指标,即:学校马工程重点教材使用情况。同时,指标体系设置1个可选定量指标,即:近五年公开出版的教材数,学校可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和实际情况自主选择。
【必选】使用马工程重点教材课程数量与学校应使用马工程重点教材课程数量的比例。
【可选】近五年公开出版的教材数。
K2.5 卓越培养
(标识“K”为“特色可选项”,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和差异化发展,高校可根据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自主选择,其中:第一种与“K1”选项对应,第二种与“K2”选项对应,第三种原则上与“K2”选项对应。我校可选择K2应用型。下同)
K2.5.1:K2产教融合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其实践效果。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学校要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于学术型人才培养,要积极推进科教协同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要积极推进产教融合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指标体系设置2个可选定量指标,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学生数、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数,学校可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和实际情况自主选择。
K1【可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学生数。
K2【可选】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数。
K2.5.2 加强课程体系整体设计,优化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比例结构,提高课程建设规划性、系统性情况。
学校要立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全面优化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比例结构,加强课程体系整体设计,从而提高课程建设规划性、系统性,给学生一个科学合理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避免课程体系和课程建设的随意化、碎片化。指标体系设置1个必选定量指标,即:学校本科生生均课程门数。同时,指标体系设置1个可选定量指标,为与行业企业共建、共同讲授的课程数,学校可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和实际情况自主选择。
【必选】本科生生均课程门数。
【可选】与行业企业共建、共同讲授的课程数。
K2.5.3 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以及围绕“培育高水平教学成果”开展教研教改项目建设的举措及实施成效。
学校要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对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大力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培养卓越人才。
K2.5.4 一流专业“双万计划”建设举措及成效。
学校要以建设面向未来、适应需求、引领发展、理念先进、保障有力的一流专业为目标,积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大建设力度,形成一批国家级和省级一流专业点,引领支撑高水平本科教育。
K2.5.5 一流课程“双万计划”建设举措及成效。
学校要树立课程建设新理念,推进课程改革创新,实施科学课程评价,严格课程管理,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完善以质量为导向的课程建设激励机制,形成多类型、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着力打造一批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线下、线上、线上线下混合、虚拟仿真和社会实践国家级和省级一流课程。
K2.5.6 优秀教材建设举措及成效。
学校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激励广大教师不断编写出版更多培根铸魂、启智增慧、适应时代要求的精品教材。
2.6 创新创业教育
2.6.1 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体系与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建设情况。
学校要把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强化顶层设计,整合学校各方资源,多部门协作,建立起有效运行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体系;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建设,加大各级科研基地向本科生开放力度,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与社会需求对接平台。
2.6.2 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融入专业教育的举措与成效。
学校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让学生尽早参与和融入科研,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提高学生科研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深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训练、队伍建设等关键领域改革,强化创新创业导师培训,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水平。
2.6.3 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积极性及创新创业教育成果。
学校创新创业氛围浓厚,学生参与积极性高,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显著。指标体系设置2个必选定量指标,包括本科生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人数及比例、“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奖数。同时,指标体系设置1个可选定量指标,为省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学生比例,学校可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和实际情况可自主选择。
【必选】本科生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人数及比例。
【必选】“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奖数。
【可选】省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学生人次数占学生总数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