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深秋,寒风瑟瑟,空气凉爽而清新,浮动着一丝丝、淡淡的、半透明的雾气。在这诗意的季节,农生学子们把校园里的绚丽、缤纷、洒脱展示的淋漓尽致,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农生学子们的优秀作品吧!
植保222赵思正

作品介绍:
本篇文章记录了在疫情防控期间仲园学子的生活和学习情况,仲园上下为疫情防控所做的努力以及我的所见所想,表达了对战胜疫情的信心坚定同学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希望。
与疫同行,共克时艰
今年开学不久,突如其来的广州疫情,使得原本五彩斑斓的大学生活被画上了休止符。然而在这段艰难的时光中,全校上下齐心协力,共克时艰,让我看到了学校领导、老师和同学们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决心,以及对于早日战胜疫情的殷切希望。
尽管处于疫情封控的这个阶段,同学们依旧按着学校的统一管理有秩序地推进自己的大学生活。宿舍里,停课不停学,疫情的阻隔并不能够阻挡同学们热爱学习的心,线上课堂师生之间的互动,让冷冰冰的隔离生活有了一些温度,老师们激动人心的话语,点亮了学子们通往知识的路。依稀记得,高数老师上课时殷切的眼神,循循善诱的话语,不断询问我们是否理解知识点,并不厌其烦地向我们讲解题目。尽管她的话语不够幽默有趣,但还是使机械式的数学语言变得生动起来,从她的话语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她的认真和用心,也让我们对知识的理解更加融会贯通。食堂里,同学们自觉保持一米的安全距离,为了自己喜爱的美食而排队,给枯燥的隔离生活增添了一些烟火气。运动场上,同学们肆意挥洒汗水,用运动书写青春激情,用汗水塑造强健体魄,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向病毒说No。
与此同时,学校的核酸检测工作也在学院的统一安排下有条不紊地开展。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我们学校的核酸医务人员是由同学们自发组成的,在核酸检测现场,他们身着白色防护服,一坐便是一整天,防护服下全是蒸腾的汗水,护目镜在他们的鼻梁上刻下烙印。但是他们仍心中向阳,面带微笑,任劳任怨地肩负起了检测核酸的任务。正是有了这群白衣天使,我们才得以共克时艰。他们用他们稚嫩的肩膀,为我们筑起了白色的钢铁长城。被口罩压出的印痕是他们青春最生动的注脚,坚定的眼神和对抗疫的决心是他们青春最朴实的誓言。感谢你们,正是你们的存在,让抗疫的日子有了光亮,也让我们看到了早日解封的希望。
基辛格说过:“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不要说疫情之初的武汉告急,一声令下,东西南北中、党政军民学,整个国家开足马力,全速运转,给焦虑恐慌中的武汉市民带去了信心和力量。就说我们学院,也是疫情一来,学校党政领导一声令下,全校上下便齐心协力,共克时艰。可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是这次抗疫的关键,不管从中央,还是地方到大学,都经常能最大限度地凝聚各方的力量,以最小的代价战胜困难。
我想,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如果我们齐心协力,众志成城,严格按照学院的各项工作部署,有序的推进疫情防控下的大学生活,相信我们一定能够拨开云雾见天日,守得云开见月明。
生科212邱丹丽

作品介绍:
即使疫情反反复复,即使被封在学校,但是封不住大学生那一颗怀有热情的心,青春的活力和斗志永不褪却!疫情下的大学生活,我们不应该浑浑噩噩,尽力去找到自己,完善自己。疫情会结束,学校会解封,阴霾终将散去,我们理应坚信,终有一天,在阳光下肆意奔跑的青春会和我们撞个满怀!
尘埃不染,静待疫散
从2022年10月12日到今天,我们一直都在上网课、封校,甚至封控在宿舍;本该是充满各种色彩的大学生活,现在都是灰色的。但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时代的接力棒传到我们手里,我们能做的就是在配合国家的过程中安静地完善自己。
虽然一直告诉自己平平安安的就好了,但是还是会因为这疫情封闭下的氛围所影响,每天睡到8:39挣扎起来签到上课,然后继续神游周公;自然醒后,随意洗漱一番后就下楼买饭做核酸,烦躁这无止境的排队,吐槽这反复无情的疫情;吃完饭后又是百无聊赖的躺在床上刷着短视频,认同网上的鸡汤文案“青春才几年,疫情占三年”,反感这乏味的封校生活,把所有的不努力,不用心,不成功都归咎于疫情,把躺平当常态,把过错抛给时代。就这样浑浑噩噩过了几个星期,直到有天晚上和朋友打视频她没接,过后她告诉我因为在自习室没听见,当时我很诧异,为什么疫情下还要这么努力。她说,疫情只是封闭了我们身体的出入范围,但它没有封锁住我们的灵魂啊,而且时代不会因为疫情就停止发展,英语四六级也不会因为疫情取消,学校期末考核也会进行,你要是在这个阶段停滞只会发现在机会来临的时候,自己两手空空,拿不出任何像样的东西献给这饱含热泪的生活。
现在我开始学会放慢脚步,分清哪些是自身需要的,哪些是附加值。我仍然在努力提升自己,但是我不会去强逼自己。努力让自己活得通透,外在温柔但内心坚定、勇敢无畏。我们才二十来岁,未来还有好几十年,现在外面也没有到很好很成功的时候,所以迷茫焦虑都是很正常的。但是也可以给自己多些机会,成长的过程会有很多分叉路口,但是无论你选择哪一条都会有坎坷,遗憾,所以何不趁着自己还年轻,多选择几条路,多给自己一个机会。未来的一切都是未知的,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走好当下的路。不必要一点成为太阳,其实成为自己的星星同样也能发光。
在学校疫情好转的这段日子里,我们可以看到学校的图书馆永远不缺学习的人、夜晚的操场总是有人在运动、饭堂里大家一块讨论学习、会有三五好友相约打一场酣畅淋漓的篮球赛、也有用吉他带上欢快的民谣为校园的夜晚添一些美好,身处疫情的我们依然可以闪闪发光、可以放肆的大笑,我们依旧可以在早上迎接太阳的照耀,能够欣赏夕阳下的校园美景,在夜晚和同学室友一起吹着晚风漫步在校园小道上。只要你肯去展示,那么任何一个地方都是你的舞台。在封校的时光,我们可以静下心来思考、努力去加强自身技能储备,我们轰轰烈烈的青春不该因疫情而黯淡!
迷茫和焦虑可以有,但是我们不能一直沉浸在其中。希望大家都成为明快的男孩女孩,敞亮真实,喜欢就喜欢讨厌就讨厌,不妒恨不虚伪,最最重要的是不沉溺于那种扭曲压抑又纠结的小心思,目标清晰,踏实努力,幸福美好的过着自己的小日子。
生技221邓伟燕

作品介绍:
在近两个月的封校生活中,从一开始的惊慌失措到如今的慢慢适应,这其中离不开逆行者们的默默守护,为了表达对逆行者们的感谢,我怀着诚挚的感恩之心写下此文。
黑暗总会过去,光明不会迟到
疫情的复燃,对于刚步入大学,对大学生活满怀憧憬的我来说,恍如一梦,封校,线上课,暂停堂食,取消线下活动。疫情的复燃如乌云般笼罩着天空,带来一片黑暗。然而,在这攻坚克难的时刻,我坚信,黑暗总会过去,光明不会迟到,因为我知道,我的背后有逆行者们的守护。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便是一座山。”疫情之下,逆行者们不顾一切,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日月的信念冲破黑暗。仍清晰记得,10月11日,是封校的第一晚,那一晚,校道上没有熙熙攘攘的人群、操场上没有热闹的团建活动、教室里没有努力学习的同学,在这一时刻,大家拧成一股绳,汇成一股劲,合成一股力,聚成一条心,安静地在宿舍里等待着做核酸的命令。凌晨,医护人员上来敲宿舍门提醒我们下楼做核酸,我们穿上外套下楼,映入眼帘的是长长的队伍,穿着薄薄一层防护服的医护人员,维护秩序的教导大队的教官们,在寒风习习的天气下,医护人员和教官们逆行而上,不畏困难,不惧危险,在昏黄的灯光下,你们坚定的背影令人动容、你们暖心的安慰令人心安、你们辛苦的汗水令人心疼、你们无畏的勇气令人敬佩!鲁迅先生曾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在这盛世之下,总有人为万家灯火负重前行,不忘过去,不惧未来。逆行者们,谢谢你们的守护,为我们筑起了一道守护生命安全的坚固防线!
黑暗总会过去,光明不会迟到。期待黎明破晓,山河无恙,人间皆安之际,你我携手漫步在仲园里,看那紫荆花开满树,听那鸟儿叽叽喳喳,笑声遍布仲园。
To农生学子: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也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疫情当下,只要我们共同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携起手来,打赢疫情防控的阻击战,静候春暖花开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