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过一个又一个驿站
风捎来寒秋讯息
鸿雁来宾
寒露已到
……
怀揣着物华秋实
秋天的脚步日渐从容
节气简介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七个节气,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斗指戊;太阳到达黄经195°;在每年公历10月7日-9日交节。寒露,是深秋的节令,干支历戌月的起始。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进入寒露,时有冷空气南下,昼夜温差较大,并且秋燥明显。

寒露三候
一候,鸿雁来宾。 雁以仲秋先至者为主,后至者为宾。此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最后一批也迁往南方。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古人不解,以为是雀入大水变成了蛤蜊。

三候,菊有黄华。华是花,草木皆因阳气开花,独有菊花因阴气而开花,其色正应晚秋土旺之时。

寒露习俗
斗蛐蛐儿
白露、秋分和寒露,是老北京人斗蛐蛐儿的高潮期。蛐蛐儿也叫促织,一般听见蛐蛐儿叫就意味着入秋了,天气渐凉,提醒人们准备冬衣,故有“促织鸣,懒妇惊”之说。

登高
寒露时节,我国北方已呈现出深秋景象,南方也秋意渐浓。这个节气往往和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相遇。自古以来,重阳节就有个重要习俗——邀约亲朋,登高望远。

赏菊喝菊花酒
寒露时节菊花普遍开放。某些地区赏菊花、饮“菊花酒”的习俗。菊花酒古称“长寿酒”,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

寒露养生
寒露,是节气中第一个带“寒”字的节气。进入寒露后,就不能再“秋冻”了,夜晚温度将会降得更低,要特别注意保暖,不可赤膊,以防凉气侵入体内。

To农生学子:
夏日的火热归于萧瑟,雨季的喧闹归于寂静。最幸福的事,莫过于认真生活,感受最美的秋寒,岁月静好,永远写在泼洒着秋色的路上。新雁来,暖风满,雁鸣欢;归雁去,悲鸣雁,空度阔。寒深露重,请君添衣保暖。一滴寒露送秋凉,一声关切暖心房。
国庆过后,校园里在气候的影响下也要更换一层新衣啦,届时,不一样的风景将装饰我们美丽的仲园,农生学子别忘了记录下这迷人的秋景,当然更不要忘记寒露已至,天冷加衣。今日寒露,愿你,处惊不乱,风雨不惧。